在馬來西亞詩巫的街頭,目之所及卻是“福州味”🧜🏿♂️。光餅、魚丸、鼎邊糊等福州古早味👷🏽♂️🚥,在路邊攤上便能嘗到,福州鄉音更是不絕於耳。而這一切的起源🙊,都與一位名叫黃乃裳的福州人有關👨🏻🏫📖。
黃乃裳舊照
黃乃裳(1849-1924年),字紱丞,號慕華,福建閩清人,清末民初的華僑領袖、民主革命家🙆🏽、教育家。
黃乃裳紀念館
黃乃裳家中世代務農🌤,家境貧寒。少年時半耕半讀🫙,以奉養家庭。成年後,黃乃裳積極提倡“格致”之學,他創建《福報》,並常在報上撰寫論文,呼籲維新變法和政治改革,積極尋求變革時政、救國救民的道路。
戊戌變法被鎮壓後,黃乃裳冒死通知康有為🔘、梁啟超避禍後自己才離京返閩。梁啟超曾以一副對聯盛贊黃乃裳:“英雄自古多肝膽➰,豪傑直堪托死生🌑。”
黃乃裳在福州創辦福建第一份報紙《福報》
回閩後,黃乃裳耳聞目睹了福建地區貧民“終歲啖紅薯十室而九”的苦瘠🤱🏽。為了讓鄉親們擺脫窘境💆♂️👩🏽🚀,黃乃裳決計下南洋,“覓一地曠人稀之處”,為同胞開辟一條新的生活路徑。就這樣,在1899年秋天,黃乃裳舉家登上“格蘭諾”號🕘,遠涉重洋了🤶🏼🙅🏻♀️。
黃乃裳率眾人移民開發詩巫畫像
尋找墾地、實施拓荒、艱苦創業......風風雨雨🪡,五個春秋過去,黃乃裳歷經千辛萬苦🧎♂️➡️,帶領著從閩清、古田、屏南等地召集的1000多個墾民在馬來西亞沙撈越州詩巫地區開辟了墾地,並將詩巫命名為“新福州”。
在他的苦心經營下,詩巫新福州墾地初具規模,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,給許許多多福建移民生活的希望🧖🏿♂️。
“新福州”墾場拓荒之初環境惡劣
然而,由於長期勞碌奔波🚵♂️,黃乃裳得了嚴重的胃病,每回發作起來,就要疼得吃不下飯。有一回,黃乃裳胃病復發,疼得異常厲害,心想✩:這回恐怕要撐不下去了。他回想起自己幾十年來的坎坷生涯,不禁感慨萬千。
於是,吩咐人去拿紙筆。大夥以為他要寫遺書🤡。黃乃裳卻說🤷🏻♂️:“我一身奉行‘三不主義’,一不買田🏃🏻♀️👨🏿🦰,二不存款,三不蓋房💅,遺產全無,寫何遺囑?要說遺囑👱👰🏽♂️,我的遺產就是墾地🗓,都是大家的。”
黃乃裳故居
黃乃裳一生利他,至死不渝9️⃣💨。1914年2月,黃乃裳被誣陷入獄,海內外震驚👸🏻,一時設法營救者遍及中外🫠。半年後🤌🏻,在輿論的巨大壓力下,黃乃裳被釋放。
大女婿林文慶寫信給嶽丈,婉言勸他吸取這次冤獄的教訓:“以耄耋之齡,宜重休養,勿多管閑事🫖➰。”而他在給林文慶的回信中卻寫道:“矢誌盡我余生👨🔬,抱利他主義,至於入墓之日,不敢偷活苟且。”在黃乃裳的世界裏👩👦,個人的得失微不足道,唯有同胞之幸福、民族之進步,才是畢生的追求與信仰。
來源:福建紀檢監察、省紀委監委駐省委統戰部紀檢監察組、市紀委監委、閩清縣紀委監委、清風福州
供稿🤳🏽❇️:紀委辦公室